垃圾分類,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、投放和搬運,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。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,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的使用,降低處理成本,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,具有社會、經濟、生態等幾方面的效益。
聯合國環境署“2018綠色行動”報告,2017年在全球范圍內,平均每位聯合國職員產生540公斤垃圾,其中約21%得到回收利用。紐約聯合國總部目前大約有工作人員8200多名,平均每位職員每年產生275公斤垃圾,其中82%得到回收利用。目前已實現零垃圾填埋,不產生任何送去填埋場的廢棄物!
為貫徹落實垃圾分類的重要指示,特舉辦垃圾分類助力“零填埋”——可持續發展計劃青年行動,旨在青年群體中宣傳普及垃圾分類知識,提高資源回收利用認知,從而推動全社會提高垃圾分類意識,共同保護我們的地球!